同时,国泰君安期货席位、东吴期货席位和长江期货席位减持力度也较为明显,分别减少617手、637手和748手。
截至6月底,陕煤集团用工总量较年初减少了5616人,待岗人员总量从年初的5064人减少到3553人,在减人与用人之间做到了科学统筹。生产化工产品775.4万吨,同比增长13.7%。
记者从7月14日召开的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上获悉,陕煤集团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206亿元,同比增收240亿元,实现利润45.3亿元,同比增盈44.8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均创集团成立以来最高水平。发电1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3%。陕煤集团与金融企业签订了845亿元的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已落地债转股资金270亿元,优化了资本结构,改善了资信状况,提升了资金链保障能力正因如此,对于先进燃煤技术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来自天然气的竞争让煤炭产业的处境甚为凄惨。
就在十几年前,很多人都认为从石头中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听上去就像是天方夜谭一样。刘玲玲编译自7月5日《美国新闻》官网)。各地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功能,挖掘数据潜力,提高监测分析水平,鼓励电能服务商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优化用户服务,降低企业能耗,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切实为企业降低运行成本。
加强对本地区煤电油气运重点企业生产、销售、库存等方面情况监测,督促企业借鉴以往经验和新形势新变化做好市场需求压力测试,加强调度,保持合理库存水平,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煤电油气运供应。中石化要重点推进鄂尔多斯安平-沧州输气管道、中原文23等地下储气库建设。对已核准项目,要积极协调加快办理采矿许可、土地使用、环境影响评价等后续手续,已建成项目要及时开展联合试运转和竣工验收等工作。按照《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通知》要求,在确保系统安全生产和电力电量平衡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加强放开规模和比例安排的科学性,制定优先发电、优先购电计划,明确措施,创新方式,保障优先发电计划、优先购电计划的落实和实施。
全力解决管输能力瓶颈问题。要扎实做好日常巡查工作,细化各项安全管理方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煤电油气资源安全供应。
多举措提升本地用电需求,积极实施电能替代,鼓励清洁能源机组与煤电机组、自备电厂开展替代发电市场化交易,进一步挖掘清洁能源本地消纳空间。各地要切实履行保障煤电油气运供应的责任,层层压实相关部门和企业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问责机制,确保任务落实、责任落实和督查落实。中石油要重点推进陕京四线、中卫-靖边联络线、唐山LNG新增储罐等工程建设,以及大港、华北地下储气库群扩容达容工程。五、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扩大电力直接交易
出台《条例》势在必行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采取政策性引导措施,对生活源直接燃烧煤炭小锅炉,逐步实施清洁能源置换或者关停淘汰。对关闭煤矿给予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煤炭清洁利用产业,鼓励关闭煤矿通过型煤加工、销售兰炭等形式,对职工进行安置,实现二次创业。为便于理解和应用,《条例》以煤炭生产、加工、经营、储存、运输等环节中的煤尘防治和减少燃用污染物排放为切入点,对煤炭清洁利用的概念作了界定。
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是政府必须遵守的原则。煤炭消费总量居高不下作为一个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老工业城市,淄博市煤炭消费总量居高不下。
近年来,由于煤炭资源枯竭和煤矿关闭,淄博市煤矿数量和原煤产量逐年减少。淄博市以占全省1/26的地域面积消费了全省1/10的煤炭,单位面积燃煤量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36倍。
没有逐批次检测煤质的,责令改正并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各区县成立了煤炭清洁利用监管机构,并明确了镇(街)一级的监管职责,形成了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条例》由淄博市煤炭工业管理局起草,市法制办审查。在禁燃区内燃用煤炭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煤炭清洁利用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指出的是,淄博市将实行煤炭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燃煤项目审批,逐步削减燃煤消费总量。
淄博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副调研员王红说。董以琦说,《条例》颁布的目的是为了依法推动煤炭清洁利用,依法加强监督管理。
为此,淄博市委、市政府持续推进生态淄博建设和绿动力提升工程,2017年初提出力争3年内把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2000万吨以内。在法律责任方面,《条例》加大了处罚力度,包括责令停产停业、按日连续处罚等,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度。
《条例》建立了应急处置制度、信息共享机制、联合执法机制,建立了企业煤炭清洁利用主体责任制度和违法失信行为公示制度。淄博市煤矿最多时有300多处,现在只剩4处,年核定生产能力150万吨,今年原煤产量预计70万吨。
比如,经营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煤炭,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办法》明确了有关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在煤炭清洁利用工作中的监督管理责任,对煤炭生产、加工、储运和使用等环节进行了规范,并明确了相应的处罚措施。《条例》实施后,他们在煤炭清洁利用的监管执法上腰板更硬了。任何一级党委、政府都不能有麻痹松懈思想,稍有松懈,就会事倍功半、半途而废。
2015年,淄博市消费煤炭3600多万吨。《办法》虽然在规范全市煤炭清洁利用、防治煤炭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基层执法力量薄弱、市场监管难度大等问题,需要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予以规范和解决。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真正做到上下一心、凝神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对关闭达标煤矿及时返还安全目标保证金和剩余采矿权价款地方留成部分,返还资金用于职工安置。
为保证《条例》的顺利出台,淄博市煤炭工业管理局专门成立了起草小组集中攻关,签订军令状,制定时间表,倒排工期,扎实推进,广泛征求意见,先后邀请山东理工大学、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和省人大、省法制办、市政府法律顾问等进行充分论证,前后修改了46稿。董以琦说,在立法立规方面,淄博市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根据淄博市大气颗粒物来源分析,燃煤对PM2.5、PM10的综合贡献率占比较高,中心城区及各区县人民政府驻地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能源消费相对集中且有条件进行清洁能源替代和置换。为保障《办法》实施和工作推进,淄博市政府成立了由两位副市长任组长、10个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煤炭清洁利用领导小组。廊坊市每周五下午召开一次燃煤治理工作调度会,市委书记、市长亲自点评各区县工作的进展情况,每月一排名,排名居后三位的区县每月分别向前三名区县缴纳空气环境质量生态补偿金2000万元,并且排名居后的区县主要领导在市电视台做检讨发言。淄博市委、市政府很重视煤炭工业管理工作,为淄博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及执法支队增加编制、配备人员、提供装备,在山东省率先建立市级专职驻矿督察员队伍,市财政每年拿出900多万元作为专项经费。
作为全市煤炭行业的职能管理部门,淄博市煤炭工业管理局立足实际、主动作为,认真贯彻落实一个定位、三个着力总体要求,积极对接四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城市工作思路,加快研究制定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方案,助力淄博市争当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排头兵。《条例》以法律的形式,从源头上进行防治,在污染物产生的源头采取措施,减少排放。
近年来,淄博市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主动作为,为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出思路、办实事。《条例》出台后,我们印制《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3万张、制作标语条幅2500余条、发放手提袋3万余个,组织煤炭管理部门和配送企业、炉具企业开展街头宣传,组织开展学《条例》、用《条例》知识竞赛。
积极牵线搭桥推动市县煤矿与山东能源淄矿集团、济南铁路局等大型企业的战略合作,建设济铁煤运集团淄博储运中心、鲁中公铁联运物流园等项目,发展壮大煤炭物流业,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有了法律依据,他们在执法上会更加顺畅。